意大利华人网编译消息:近期,德国央行(Bundesbank)行长约阿希姆·纳格尔(Joachim Nagel)在采访中透露,欧洲中央银行(ECB)可能在未来的会议上调整利率,使其趋于“中性”水平。这一表态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意味着欧央行可能会进一步下调利率,以缓解经济压力。
什么是“中性”利率?
“中性”利率指的是一种既不会促进经济增长,也不会抑制经济活动的利率水平。当一个经济体不需要额外的货币刺激来推动增长或抑制通胀时,央行通常会将利率调整至这一水平。在理论上,中性利率可以维持经济稳定,使货币政策对市场的干预最小化。
纳格尔在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我们正在接近一个临界点,即从‘紧缩’进入‘中性’区域。”当前,欧央行的存款利率为2.75%,而一般认为中性利率水平应在1.75%至2.25%之间。这意味着,只要欧央行两次各降低25个基点的利率,就能实现政策的“中性化”。
欧央行调整利率的背景
央行调整利率主要基于经济增长与通胀情况:
- 在经济增长低迷、通胀较低时,央行通常会降息,以增加市场流动性,刺激经济发展。
- 在经济过热、通胀高企时,央行则会加息,以减少市场中的资金流动,从而遏制通胀。
过去两年,由于欧洲地区通胀水平长期处于高位,欧央行采取了持续加息的策略,以抑制物价上涨。然而,随着通胀率逐步回落至2%左右——这一被认为是健康经济增长的理想水平,欧央行开始考虑调整政策,使其更接近“中性”状态,以避免对经济造成过度紧缩的影响。

“中性”利率对房贷的影响
利率调整对住房贷款市场的影响尤为明显。若欧央行迅速降息并达到“中性”水平,对于持有浮动利率房贷的借款人来说,将是一大利好。房贷利率的下降意味着月供减少,有助于减轻购房者的财务负担。然而,利率下降的幅度还将取决于欧央行的具体决策及各银行的贷款政策。
另一方面,若欧央行达到“中性”利率后选择维持一段时间,而不继续降息,市场的降息预期可能会有所降温。换句话说,虽然短期内房贷利率可能会下降,但大幅下调的可能性有限。对于已经习惯了高利率环境的市场主体来说,这一政策调整可能更像是**“软着陆”**,而非激进的货币宽松。
欧央行的未来政策走向
目前来看,欧央行希望通过调整利率,使经济进入更加稳定的发展阶段。由于通胀已经回落至健康水平,进一步激进加息的可能性不大,而贸然大幅降息也可能引发经济过热。因此,未来的政策可能更趋于谨慎,即在“中性”利率水平上维持一段时间,观察市场反应后再做调整。
市场普遍预计,未来几个月欧央行可能会逐步降息,但速度和幅度仍需密切关注经济数据及央行的政策指引。(高山)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