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中国“海绵城市”理念走进意大利,米兰率先试点

意大利华人网2025年10月3日编译消息:近年来,随着气候危...
网络新闻 4 小时 之前

意大利华人网2025年10月3日编译消息:近年来,随着气候危机带来的极端天气频发,意大利各地在秋季常常遭遇暴雨和洪水。水流暴涨、河道泛滥、城市内涝和狂风破坏等现象不断发生,让人们再次意识到城市需要更好地“吸水排洪”。在这样的背景下,源自中国的“海绵城市”理念逐渐受到关注。




“海绵城市”这一概念最早由中国景观设计师俞孔坚提出,并在2014年起成为中国多座大城市的参考模式。它的灵感来自2012年北京发生的特大洪灾,当时暴雨造成80人死亡、8000多户房屋损毁。俞孔坚通过研究农村植被在汛期调节水量的作用,提出城市不能单纯依靠管道和抽水泵来排水,而应融入更多自然基础设施,让雨水能够逐步渗透、储存,并最终回流河道,从而降低洪水风险。

这一理念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影响。伦敦、柏林因地势与城市结构相对适应强降雨,而哥本哈根则在2011年遭遇一场造成20多亿欧元损失的特大暴雨后,主动进行城市改造,大规模扩展绿地,转型为“海绵城市”。

在意大利,这一模式的引入步伐仍然较慢,但已经开始显现。在米兰大都会区,已有30项工程竣工,19个工地正在施工,总计划达到90个项目,目标是应对塞韦索河和兰布罗河反复泛滥的威胁。这些项目由Cap集团参与实施,总投资超过5000万欧元,预计将在2026年3月前完成。

专家认为,随着极端天气日益频繁,单纯依靠传统排水系统难以应对未来挑战,意大利城市也必须在绿化与排洪之间找到更合理的平衡,让城市真正具备像“海绵”一样的功能。

(异域 编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