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利摩日博物馆遭窃 中国瓷器失踪

【欧洲时报沐橙园编译】法新社报道,位于中部城市利摩日(Limoges)的阿德里安·迪布歇国立博物馆(Musée nati...
网络新闻 2 小时 之前

【欧洲时报沐橙园编译】法新社报道,位于中部城市利摩日(Limoges)的阿德里安·迪布歇国立博物馆(Musée national Adrien Dubouché)9月4日凌晨遭遇入室盗窃,三件被列为“国家珍宝”的中国瓷器被盗,损失金额高达数百万欧元。此案震动法国文化界和艺术保护领域,也再度引发外界对博物馆文物安全的担忧。

盗贼深夜破窗而入

案发时间为9月4日凌晨3点15分左右。根据调查,盗贼打碎博物馆正面的一扇窗户,强行进入馆内,进入后直奔历史展厅。他们行动迅速而精准,目标仅锁定在三件顶级藏品上。

经博物馆证实,失窃的三件文物分别是:14世纪和15世纪的两只景德镇青花瓷大盘,装饰精美,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一只18世纪中国瓷瓶,同样出自景德镇窑口,被誉为当时中西交流背景下的代表作之一。

这三件瓷器已被法国政府认定为“国家珍宝”,禁止出口,保险估值超过650万欧元。馆方向警方最初报出的损失数字更高,达到950万欧元。

警报迅速触发盗贼仍然脱逃

利摩日检察官阿布朗特(Émilie Abrantes)表示,博物馆守卫在盗贼入侵后立即触发警报,警方也很快赶到现场。然而,盗贼行事干净利落,警方到达时他们已经成功逃脱。当晚值班的安保人员无人受伤。

文化部长达蒂随后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对执法部门和现场工作人员的反应表示感谢,并强调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性。

利摩日市长隆贝尔蒂(Émile Roger Lombertie)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他表示,馆方安保系统确实运作正常,但这起案件暴露了新型犯罪手法的挑战。他说:“犯罪集团的手段在不断演变,我们必须始终领先一步。世界各大博物馆几乎都曾遭遇盗窃。这类案件往往并非普通偷盗,而是高端藏家通过黑市网络指使专业犯罪集团所为。”

警方全力追踪赃物下落

检方已经以“结伙盗窃并破坏法国博物馆展出文物”的罪名展开调查。案件由利摩日有组织犯罪与专案部门及中央文物犯罪打击办公室联合负责。警方正调取博物馆及市区的监控录像,并开展技术与科学勘查,以期追踪嫌犯行踪及赃物流向。

此类被列为“国家珍宝”的文物在法国受到最严格的保护:不仅禁止出口,还在法律层面享有特殊保护。如果赃物流入黑市,将成为国际追索的重点。

世界瓷器收藏重镇

阿德里安·迪布歇博物馆是法国陶瓷艺术的重要殿堂。该馆建于1900年,2012年完成翻修扩建。如今,它不仅是利摩日瓷器的重要展示窗口,更以“全球最丰富的利摩日瓷器公共收藏”而自豪。

馆方资料显示,博物馆收藏约1.8万件作品,其中5000件长期展出。展品涵盖从古代到现代的陶瓷艺术,既有中国、欧洲古瓷器,也有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此次被盗的中国瓷器正是该馆东方艺术板块中的重量级藏品。

利摩日自18世纪以来就是法国瓷器生产的核心地带,享有“欧洲瓷都”之称。作为地方象征,瓷器对利摩日而言不仅仅是工艺品,更是城市历史与身份的象征。此次失窃因此在当地引发极大震动。

法国博物馆屡遭盗窃

法国的博物馆与艺术机构近年来屡屡遭遇盗窃案。去年11月,巴黎的科涅克-杰博物馆(Musée Cognacq-Jay)在开放参观时,四名盗贼当众持斧头和棒球棍打碎展柜,抢走五件珍贵的鼻烟壶与烟盒。在索恩-卢瓦尔省,一座宗教艺术博物馆发生持械抢劫,价值数百万欧元的珠宝珍藏被洗劫一空。

此前,法国发生的大多数博物馆盗窃案都以名画为目标,诸如毕加索、马蒂斯等大师的作品曾先后失窃。相比之下,瓷器和珠宝类文物过去相对较少成为目标,但随着国际艺术品黑市的活跃,这些“便于转运”的文物逐渐成为盗贼的新目标。

(编辑:法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