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9月11日夏莹编译】自2024年12月重新开放以来,巴黎圣母院的参观热潮有增无减。夏季的游客数量非常可观,7月和8月的入场人数达到180万。
成为法国参观人数最多的古迹
法国《世界报》报道,9月第一周,游客人数突破了800万大关。目前预测,到12月8日,也就是巴黎圣母院重新开放一年后,游客总数将达到1200万至1300万人次。这应该能确保巴黎圣母院成为法国参观人数最多的古迹,超过蒙马特圣心大教堂、卢浮宫、凡尔赛宫和埃菲尔铁塔。
然而,很难与2019年4月火灾前的情况进行比较。院长奥利维耶·里巴多·杜马斯(Olivier Ribadeau Dumas)说,人们经常提出的1100万游客这一数字并不十分准确,“很可能被夸大了”。直到在最后的审判门廊下安装柱廊,修复工作结束后,才能够进行精确的统计。
正是这项历时五年的巨大工程吸引了一些参观者。来自俄亥俄州的一对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夫妇说:“我们想看看修复后的新建筑。”他们对这座建筑洁白无瑕的石雕和艺术家纪尧姆·巴尔德(Guillaume Bardet)设计的礼拜仪式用品——洗礼堂、祭台、圣物盒——尤其感兴趣。
除了法国游客外,大部分游客来自美国、拉丁美洲和亚洲。中国游客迎来惊喜:环绕中殿的14个侧祭台之一的圣埃洛伊侧祭台(chapelle Saint-Eloi),为纪念1861年作为“殉道者”牺牲的中国神学院学生圣保罗陈(Saint Paul Tchen)而重新命名,他的遗体自1920年起一直保存在巴黎圣母院。
里巴多·杜马斯(Ribadeau Dumas)主教认为,增添部分加强了圣母院的“普世使命”。除了已经供奉瓜达卢佩(Guadalupe)圣母和琴斯托霍瓦(Czestochowa)圣母的侧祭台外,还增加了一个供奉东方基督徒的侧祭台。大教堂塔楼预计将于9月20日开放,但每年只接待约50万名游客。
新一轮工程筹资
9月8日,参观者队伍在广场绵延数十米。尽管安保措施有所加强,与2019年之前的措施截然不同,但人流依然顺畅。然而,这些措施的代价约为340万欧元,目前教会独自承担这笔费用,但希望与法国政府共同分担。
公共机构“重建巴黎圣母院”也在寻求资金,以启动新一期工程,特别是修复司祭席的后部和彩色玻璃窗。9月初,审计院对第一期工程的管理情况做出了罕见的积极评价。该工程由约8.43亿欧元的捐款资助:工程按时完工,并有1.4亿欧元的盈余。第二期工程至少需要同样的资金。同时,巴黎市政府将资助前院的改造和装饰工程。
对教会而言,这一成功所带来的另一个挑战是如何防止大教堂沦为单纯的旅游景点。院长杜马斯解释,这是一个 “帮助游客发现文化遗产和精神层面”的问题。他强调,弥撒的成功、用约20种语言进行的告解以及前来圣母院朝圣的人数之众都是大教堂宗教活力的标志。
但是,人流会妨碍人们沉思。院长杜马斯表示他正在考虑引入一种类似卢浮宫博物馆的限制措施,即将每天的入场人数限制在3万人以内。
(编辑:莹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