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意大利司法首例!AI代笔诉状遭法院点名批评并判罚款

意大利华人网2025年9月26日编译消息:近日,都灵法院作出...
网络新闻 5 小时 之前

意大利华人网2025年9月26日编译消息:近日,都灵法院作出了一项引人关注的判决。法院不仅驳回了一起针对缴费通知的上诉,还以“恶意诉讼”为由对上诉方进行处罚,并明确批评其诉状系利用人工智能(AI)生成、内容存在大量错误。这一案例被视为意大利司法系统对AI在法律文书撰写中滥用行为的强烈警示。

案件始于2025年2月5日,当事人向都灵法院(劳动法庭)提交上诉,试图推翻一份涉及社保缴费的支付令。上诉理由包括程序超期、地域管辖错误、签署不合规、计算利息标准不明、未正确送达通知、沉默同意已生效及债权已过时效等。然而,在庭审中,对方提供了充分证据证明缴费通知送达合法有效,因此法院裁定上诉方已过法定40天的申诉期限,丧失继续申诉的资格。

更为关键的是,法院指出上诉书的撰写存在严重问题。判决书直言,文件内容空泛抽象,缺乏与案件事实的联系,且充斥着无逻辑、无针对性的法律条文和判例堆砌。这种写法明显源于AI工具的生成,而律师却未能尽到审查义务。法院认为,上诉人此举属于严重失当,浪费司法资源,构成“恶意诉讼”。

根据意大利《民事诉讼法》第96条,若一方当事人出于恶意或重大过失进行诉讼,法官可在判决中追加惩罚性赔偿。都灵法院最终裁定,上诉人需支付每位被告4216欧元的诉讼费用,并额外承担500欧元的惩罚性赔偿,同时再向“罚款基金”缴纳500欧元。

这一判决凸显了意大利司法对AI滥用的警觉。虽然AI能提高工作效率,但法院强调律师的智力劳动与专业判断不可替代。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参议院近日刚刚批准《人工智能法》,其中第13条明确规定:AI只能作为辅助工具,核心工作仍应由专业人士完成;若律师在案件中使用AI,必须事先告知当事人,否则可能承担职业责任。

目前该判决尚非最终裁决,理论上仍可上诉。但它已被视为未来司法实践的重要先例,或将影响更多案件。法律界普遍认为,这一案例不仅提醒律师谨慎使用AI,更是为了确保司法文书质量与当事人合法权益。

(异域 编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