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吕鸥编译】“深刻且持久的危机”“面临崩溃”“消亡风险”……法国参议院一份报告用上述关键词描绘法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悲观前景,并提出近二十项挽救该行业的具体措施,以避免法国沦为纯粹的“汽车消费国”。
法国“工业脊梁”深陷困境
来自右翼共和党的参议员卡德克(Alain Cadec)表示:“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我们将走向崩溃。”他担心,在法国提供约80万个工作岗位(制造领域约35万个,零部件供应与分包领域约45万个)的造车业会步钢铁业的后尘。
报告列举了法国汽车行业的诸多问题:新冠疫情后乘用车销量下降20%(与此前5年相比)、2000至2020年间在欧洲汽车产量中的份额下降12个百分点、在“持续二十年产业转移”的侵蚀下汽车业伤筋动骨。
共和党籍的参议院经济事务委员会主席萨松(Dominique Estrosi Sassone,)强调说,汽车行业一直被视为“法国工业的脊梁”。
本报告发表之际,法国汽车巨头斯特兰蒂斯(Stellantis)宣布将旗下多家工厂停工数天,涉及普瓦西(Poissy)、索肖(Sochaux)和米卢斯(Mulhouse)三地。此前该集团还宣布德国、西班牙、波兰和意大利的部分厂区也采取类似的停产措施。这家拥有雪铁龙、菲亚特、欧宝、标致等多个品牌的欧洲第二大车企解释说,此举旨在“调整生产节奏,以适应处境困难的欧洲市场”。14日晚,这家“百年老店”宣布其史上最大投资计划,四年内在美国投入130亿美元。
市场萎缩叠加外部竞争
法国另一家主要车企雷诺(Renault)10月初回应媒体传闻称,鉴于“市场的不确定性”,该公司正在“认真考虑”在全球裁撤3000个岗位的计划,包括位于布洛涅-比扬古(Boulogne-Billancourt)总部的岗位。该集团同时强调尚未“作出任何决定”。
中间派参议员雅克梅(Annick Jacquemet)指出,造成汽车制造业困境的两大主因是“前所未有的市场萎缩”和“来自欧洲外部车企的竞争”,其中以中国企业为首。
针对这一现状,报告列出了18项“紧急措施”,其中包括对在欧洲销售的车辆必须符合本地化率80%的硬性标准,并设置到2035年本土产电池至少占四成的目标。
报告还建议欧盟推迟执行从2035年起禁售新燃油车(包括汽油、柴油、混合动力)的决定;德国总理默茨上周也表示“将尽一切努力”推动欧盟禁令延期。
德国政府的立场获得了欧洲传统汽车业者的支持,但包括电动车制造商、电池生产商和充电运营商在内的其他利益相关方、气候组织则呼吁欧盟坚持原定的时间表。
欧盟减排目标成车企“紧箍咒”
一直以来,欧盟将汽车行业脱碳视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关键一步。为此,欧盟于2023年通过了一项法令规定,从2035年起欧盟境内将禁止销售排放二氧化碳的新车。
报告认为,欧洲车企处于“市场不断萎缩和电动化转型所需的巨额投资”的夹缝之中,在2035年最后期限的压力下难有喘息空间。
社会党籍参议员卡尔东(Rémi Cardon)重申“从长远眼光看,使用电动车的确符合(法国和欧洲)利益”,但“问题在于入门成本”,电动车的购置价格高于内燃机车。
因此,报告建议“把公共支持指向有利于生产价格亲民的小型车”。事实上,在新冠疫情后,法国车企确实更倾向于生产更加高端、利润率更高的车型。
卡尔东还表示,他个人建议加强对中产家庭购买电动车的补助力度,并在整个欧洲范围内全面推广这种扶持政策。
(编辑:法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