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来,全球贸易体系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推动关税水平持续稳步下降。2023年,全球约三分之二的贸易实现了零关税。然而,近期主要经济体大规模提高关税的举措,引发了人们对贸易紧张升级及其对发展中国家影响的深切担忧。
联合国贸发会议在周一发布的最新报告《关税升级:对小型脆弱经济体的冲击》中强调,最贫穷和最脆弱的经济体应免于对等关税。美国日前发布的关税方案旨在平衡美国与57个贸易伙伴的双边货物贸易逆差,税率从喀麦隆的11%到莱索托的50%不等。虽然目前已暂停90天实施,但该方案若重启,可能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造成毁灭性打击,却无助于显著缩减美国贸易逆差,增加财政收入。
最脆弱经济体面临风险
联合国贸发会议特别指出,关税方案涉及的 57 个贸易伙伴(其中 11 个是最不发达国家 )对美国贸易逆差的贡献微乎其微。其中28 个经济体各自占比不到 0.1%,但仍可能遭受对等关税冲击。这些经济体大多规模较小,结构薄弱,购买力低,能为美国提供的出口市场机会十分有限。
报告强调:“这些国家作出的贸易让步对美国无足轻重,却可能削弱其自身财政收入。”
对美国影响微乎其微
报告指出,如果再次实施对等关税,进口商品价格上涨,需求可能将会下降。即使进口规模维持2024年的水平,从贫困小型经济体征收的额外关税收入也极为有限。57个贸易伙伴中有36个国家,其带来的额外关税收入,均不足美国现有关税收入的1%。
对美国消费者的潜在负面影响
报告特别提醒,一些面临关税威胁的国家出口美国本土并无生产且难以替代的农产品,比如马达加斯加的香草、科特迪瓦与加纳的可可豆。2024年美国从马达加斯加进口的香草价值约1.5亿美元,从科特迪瓦进口的可可豆价值约8亿美元,从加纳进口的可可豆价值约2亿美元。对此类商品加征关税,虽然可能增加部分财政收入,但最终可能会导致消费者支付更高的价格。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