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9月18日筱圈编译报道】在2025年法国雷恩国际畜牧业展(Space)的展厅里,E-doggy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这只由两位工程师研发的机器狗没有头部,却布满传感器,旨在为露天家禽养殖户减轻日常负担。其目标是:节省时间,让这一职业更具吸引力。
源自朗德省的鸡舍
法国电视三台(France 3)报道,这个想法来自麦萨杜尔公司(Maïsadour)的负责人莱蒂西亚·多芒热(Laëtitia Domange)。在一次中国之行中,当地日常生活中的技术先进性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后,她在朗德省与一位肉鸡养殖户朋友共度了一个夜晚。这位养殖户每天傍晚都必须亲手将露天养殖的家禽赶回鸡舍——这是红色标签(Label Rouge)认证的强制要求。即便有狗帮忙,这仍是一项重复且费力的任务。
一段时间后,莱蒂西亚结识了工程师兄弟安东尼·加旺德(Anthony Gavend)和大卫·加旺德(David Gavend)。两人曾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排雷行动设计过一款机器狗。莱蒂西亚当即发问:“你们的机器人能赶鸡吗?”一年后,E-doggy应运而生。
前景广阔的技术
如今,大卫·加旺德正手持操纵杆操控E-doggy,仿佛在玩电子游戏。“在展会上这样展示更直观,”他笑着说。但机器狗的实际用途截然不同:在田间,借助地图绘制技术和自身传感器,它能够自主工作。人工智能已能让它识别家禽,并将其引导回鸡舍。
“机器人与家禽之间的互动仍需完善,但目前已经能正常运作了,”莱蒂西亚·多芒热表示。而在朗德省,已有养殖户迫不及待能使用它。
为养殖户节省时间
这项发明背后承载着一个承诺:减轻养殖户的负担。每天傍晚赶鸡可能需要长达1个半小时。有了E-doggy,养殖户们终于能有时间陪伴家人,或减少对额外劳动力的依赖。
这也是激励年轻一代的一种方式——他们往往因这一职业的辛苦望而却步。“其他行业经常提及工作生活质量,如今,养殖户们终于也能拥有了,”莱蒂西亚强调道。
E-doggy的售价约为1万欧元,而一只牧羊犬仅需约900欧元。但它不用进食、不用睡觉,也不会生病。“3到5年内,这笔投资就能收回成本,”其研发者们解释道。
与此同时,在Space展会的展厅里,E-doggy仍在好奇又觉得有趣的参观者中间小跑着。它如同未来畜牧业的一个展示窗口——在那里,人工智能正融入日常生活,提供服务。
(编辑:汩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