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意大利政府研究限制中国在战略行业的投资,以避免与美国发生误会 …

意大利华人网编译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意大利梅洛尼政府正计划...
网络新闻 1 小时 之前

意大利华人网编译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意大利梅洛尼政府正计划逐步削弱中国在本国战略性企业中的投资影响。这项政策既涉及私营企业,也波及到国有公司,目标在于降低与中国相关的敏感技术和安全风险,从而避免与美国之间在外交和贸易上的潜在紧张局势。
目前,意大利大约有700家企业的股东结构中包含中国投资者。然而,政府主要关注的是能源、交通、科技和金融等战略领域的大型企业。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倍耐力(Pirelli)。这家轮胎制造商的37%股份由中国国有企业中化集团(Sinochem)持有。由于倍耐力产品中包含电子感应器,美国白宫对这项投资表示担忧,并警告可能限制其轮胎出口至美国市场。美方的担忧主要在于这些传感器可能引发数据收集风险,尤其在特朗普政府主张打压“中资控制”的软硬件技术在智能交通工具中的使用背景下。

早在2023年,意大利政府已动用“黄金权力法”(Golden Power),限制中化集团对倍耐力的控制权,试图保护包括传感器在内的关键技术。今年4月,在梅洛尼政府的推动下,倍耐力董事会更进一步,几乎剥夺了中化在公司中的实际控制权。

尽管如此,这些举措仍未令政府满意。据透露,意方正研究迫使中化出售其股份的可能性。对此,中化方面表示其投资属于长期战略;而中国驻意外交机构更明确表示,若无法就倍耐力达成共识,中意之间的商业关系恐将受损。

除倍耐力外,还有其他多家企业被意大利政府“特别关注”:

  • Cdp Reti:这家意大利战略能源基础设施公司35%的股份由中国国家电网旗下机构持有。中方在董事会中派有两名代表,具备一定的决策影响力。
  • Ansaldo Energia:中国上海电气虽然已将持股比例从40%降至0.5%,但中方股东的存在仍被视为该公司在美国市场参与能源招标的一大障碍。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资本大量进入陷入困境的意大利企业,曾被视为“救命稻草”。但近十多年来,伴随中国在海外的投资逐步扩张,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引发了整个欧盟的警觉。

与此同时,中美之间在科技、安全和地缘政治方面的对抗持续升级。美国对意大利等盟国施加越来越多的压力,要求它们减少与中国在战略产业中的合作。

2023年,意大利正式退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此举进一步加剧了与中国的关系紧张。为缓和分歧,梅洛尼政府不得不主动访问北京,寻求修复双边合作。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意在投资领域的合作应是“互利共赢”,不应受到第三方干扰。他强调,中国一向支持企业在公平、市场化原则下参与国际合作,并呼吁意大利为中国企业提供非歧视性的经营环境,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异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