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清清编译】综合法媒报道,10月19日上午,法国卢浮宫在开馆期间被盗,短短7分钟内,共8件法国珍宝失窃,导致卢浮宫随后宣布临时闭馆一天,次日卢浮宫仍未能正常开放。国际社会及媒体对这起惊天劫案表示震惊。
“距离《蒙娜丽莎的微笑》仅250米”
法国媒体《巴黎人报》报道,中国新华社指出,失窃地点距离卢浮宫镇馆宝物之一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仅250米,当时游客已经进入博物馆。这种光天化日下作案的情况实属罕见。
“拿破仑已逝”
英国广播公司(BBC)质疑卢浮宫的安保措施,“这起失窃案引发了人们对法国艺术品安全保障的质疑”,强调卢浮宫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全球艺术品的殿堂,并称这是继1911年卢浮宫《蒙娜丽莎的微笑》被盗后“最引人瞩目的盗窃案”。
英国媒体《太阳报》表示,这是“近年来最大胆的劫案之一”。这家伦敦日报一如既往地玩文字游戏,在头版上写道“拿破仑已逝”,意指拿破仑三世的珍贵珠宝失窃。
“明目张胆”
美国媒体《纽约时报》评价称,这是“有史以来最明目张胆的”盗窃案,全程仅耗时7分钟,期间没有任何工作人员介入。
“法国惨败”
西班牙媒体《国家报》表示,“法国在保护其文化遗产方面惨败”,并呼吁政府“在当前的政治乱局中进行深刻反思”。这种批评语气背后隐藏令人沮丧的事实,光天化日之下,在戒备森严的地方,怎么能出现后果如此严重的劫案?
“近乎滑稽”
德国媒体《南德意志日报》将电影中冷静作战、下手精准的盗贼与现实中粗心大意的盗贼作比较。“电影中,珍贵珠宝、艺术品盗贼通常经验老道、行动如豹子般敏捷,动作优雅令人着迷;而巴黎卢浮宫盗贼则截然不同,盗窃团伙动作笨拙,强行破坏玻璃,甚至在逃跑时遗落了欧仁妮皇后镶嵌1300余颗钻石的皇冠”。这个场面荒诞、滑稽,卢浮宫安保措施非常脆弱。
该报还回顾了2019年德国德累斯顿(Dresde)绿穹珍宝馆、2022年德国曼兴镇凯尔特-罗马博物馆的两起惊天劫案,同时强调重大区别:这两起劫案发生在夜间,而非发生在周日开馆期间、众目睽睽之下。
“盗贼行事轻松高效”
意大利媒体《晚邮报》表示震惊,对四名盗贼“在巴黎市中心,仅距离警察局数米之遥”却能“轻松高效”盗走珍宝,感到十分意外。
意大利媒体《共和报》则回顾1911年“传奇画作”《蒙娜丽莎的微笑》失窃案,当时盗贼将这幅画藏在外套中逃离卢浮宫。
“骑着最爱的摩托车”
比利时媒体《晚报》指出,盗贼“骑着他们最爱的TMax摩托车”消失在巴黎街区,而卢浮宫的安保措施“已成为21世纪的一个真正谜团”。该报认为,盗贼们深谙“如何利用卢浮宫的脆弱性”。
“与时间赛跑”
阿根廷媒体《号角报》表示,这是一次“与时间赛跑的抓捕行动,警察要尽快追回珠宝,防止盗贼拆分、融化、转售”。《布宜诺斯艾利斯日报》指出,这些珠宝名声在外,“难以出售”,“它们的命运将是被拆解,金银部分被融化,钻石和祖母绿被拆分转售,然后彻底消失”。
欧洲时报微信公众号:oushi1983
(编辑:柳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