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周周编译报道】自2024年6月马克龙宣布解散议会,此后一年多时间里,法国接连经历政治动荡,政府频繁更迭,财政赤字警报不断拉响。这场持续的政治危机,正逐步改变法国人的理财方式。尽管通胀已显著放缓,人们原本预期消费者会增加支出,事实却恰恰相反。根据法国国家统计局(Insee)的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家庭储蓄率——即可支配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攀升至18.9%,创下历史新高。法国人宁愿存钱,也不愿消费。此外,随着养老金赤字的持续扩大,法国民众对退休生活的忧虑日益加深。在此背景下,法国退休储蓄产品的持有率也同步攀升至新高。
  
 
10月2日,法国巴约讷的抗议者手举“反对削减我们的养老金”横幅,加入当天举行的全国大罢工。法新社图
政治动荡推动“防御性”储蓄潮
据《回声报》和BFMTV新闻台报道,根据法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法国家庭储蓄率已升至可支配收入的18.9%,创下历史新高。在当前持续的政治动荡背景下,这一比例预计还将进一步上升。
通常来说,9月是消费旺季——开学季支出和地方税缴纳往往会促使家庭减少储蓄。但法国储蓄研究中心主任菲利普·克雷维尔预测,今年情况将有所不同:“储蓄率可能不会再升高,但也不会像往年那样下降,而是保持稳定。”不少专家对此表示遗憾,他们认为这些可观的资金本可以投入实体经济,用于支持企业发展,从而推动国家经济增长。
储蓄率节节攀升
法国BPCE银行集团经济研究副总监埃里克·布凡多(Eric Buffandeau)指出:“过去两年间的政治与预算不确定性,已推动法国储蓄率上升约1.2个百分点。”家庭普遍预期,一旦公共赤字恶化,政府可能提高税收。在这一预期下,富裕家庭倾向于增加储蓄,65岁以上人群的储蓄意愿尤为明显。
克雷维尔进一步分析指出,过去几年法国人接连经历多重冲击:新冠疫情、俄乌战争、通货膨胀、特朗普重返政坛,以及持续一年多的国内政治危机。他解释道,正是这些因素导致法国人焦虑不安,认为未来经济形势将更趋复杂,“出于谨慎心理,他们选择把钱存起来”。
不过克雷维尔也强调,政治危机仅是周期性因素。法国人储蓄率高企的背后,还叠加了更深层的结构性变化,人口老龄化便是其中之一。临近退休的人群自然更倾向于储蓄,为将来不再工作的岁月做准备。随着越来越多人口进入这一阶段,整体储蓄率被不断推高。
退休焦虑蔓延
随着勒科尔努政府提出在下届总统选举前全面暂停退休制度改革,对于退休问题的担忧在法国社会愈发突出。根据法国BPCE银行集团于今年9月所做调查,不仅50至64岁中老年人群中有69%的人对养老金感到焦虑,在25至34岁的年轻人中,也有高达68%的人表示担忧。此外,四分之三的法国人对当前国家的政治和财政状况表示担忧。从年龄层来看,民众的忧虑程度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尤其在65岁及以上人群中,高达九成的人表示感到担心。
法国储蓄研究中心每年发布的《法国人、储蓄与退休》调查报告显示,2025年法国人的忧虑达到空前水平:72%尚未退休者认为,当前或未来的养老金不足以保障体面的退休生活;62%的法国人认为,必须在35岁之前就开始为退休进行储蓄。
克雷维尔指出,如今在约1700万退休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仍在继续储蓄”,他们将“约25%的收入存起来,以防范未来养老金可能下降的风险”。而2026年预算案中拟取消退休者享有的10%所得减免,改为每人2000欧元定额减免,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的不安。
投资心态趋于保守
在这种普遍焦虑的氛围下,法国人在储蓄和投资分配上表现得极为谨慎。BPCE集团调查显示,仅有6%的受访家庭愿意承担较高风险,而61%的受访者更看重资金的流动性,而非投资回报。
56%的受访者认为,目前“投资房地产比金融产品更稳定,因此更具吸引力”。这一观点在年轻人与巴黎地区居民中认同度更高。
与此同时,48%的受访者对自身金融投资的长期价值表示担忧,其中个体经营者、企业主及中层管理者的忧虑尤为明显。
  
 
今年8月法国家庭信心指数再度下滑,跌至2023年10月通胀高企时水平。图为马赛超市内,顾客手持促销广告,精打细算挑选商品。法新社图
人寿保险资金流入创新高
法新社报道指出,出于对未来的普遍担忧,今年以来,法国人存入人寿保险(assurance vie)账户的资金规模创下历史纪录。根据法国保险公司联合会(France Assureurs)今年7月底公布的数据,法国人已在各类人寿保险合同中投入978亿欧元,这一数字是前所未有的。
银行成大赢家
法国储蓄研究中心主任克雷维尔分析称,当前“令人焦虑的社会氛围”正促使储户不断积累资金。尤其是围绕削减财政赤字的公共议题——其中常伴随着“加税”的预期——促使退休人群将更多资金投入人寿保险,而非用于消费。克雷维尔还指出,储户普遍倾向于将投资收益继续滚存投资,而非提取使用。
各大银行集团成为这股储蓄潮流中的最大赢家。它们通过旗下保险子公司,管理着法国人寿保险市场中的大部分资金。
根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保险公司向客户支付的资金总额(包括赎回金和身故赔付)降至712亿欧元,同比下降7%。与此同时,保费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差额——即“净流入”——达到266亿欧元,创下自2010年以来上半年最高纪录。仅6月单月净流入就达50亿欧元,是2024年同期的两倍。
投资结构分化
然而,在人寿保险整体增长的背后,投资结构呈现明显分化:风险相对较高但潜在收益更大的投资型账户(unités de compte)实现238亿欧元的净流入;而承诺本金安全的欧元基金(fonds en euros)仅增长29亿欧元。
人寿保险长期以来一直是法国最主要的储蓄产品。截至2025年6月底,其总余额已达2.052万亿欧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这也是该数值在1月首次突破2万亿欧元后的持续攀升。
相比之下,另一类重要储蓄渠道——受监管储蓄产品(如Livret A等)在今年上半年表现黯淡。根据法国存托局最新数据,Livret A账户余额仅增加30亿欧元,仅为人寿保险增长额的九分之一。而自8月1日起,Livret A利率从2.4%进一步下调至1.7%,使得人寿保险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克雷维尔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近期储蓄利率的下降,重新赋予人寿保险比较优势。”根据法国银行监管机构7月底发布的数据,欧元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约为2.6%。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该收益率为毛受益,而Livret A利率则为税后净收益。
退休储蓄热度飙升
综合法新社和RMC新闻台报道,根据法国国家统计局(INSEE)今年5月发布的研究数据,在2021至2024年间,法国家庭退休储蓄产品的持有率上升2.7个百分点,达到19.1%,创下历史新高。INSEE指出,这一增长与2019年实施的《企业成长与转型法》(PACTE法)相关。该法案设立了三种新型退休储蓄计划(PER):可通过金融机构购买的个人退休储蓄计划、企业集体退休储蓄计划,以及由雇主提供的强制性企业退休储蓄计划。
法国BPCE银行集团人寿保险总经理德瓦加内尔(Marion Dewagenaere)在接受RMC新闻台采访时表示,PER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法国人对未来、尤其是对退休生活的不确定性日益加深。
法国保险联合会7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PER保险产品的缴款总额(含转入资金)达91亿欧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截至2025年6月底,PER保险账户投保人数已达740万,总余额攀升至1013亿欧元。
PER作为法国养老金基金化的代表性产品,是一种长期储蓄计划——缴款方式灵活自由,但资金在退休前通常无法提取,仅允许在特定情况下动用。
年轻一代积极入场
出于对未来焦虑,PER退休储蓄计划日益受到法国年轻一代青睐。根据保险公司Altaprofits去年9月发布的《2024年储蓄晴雨表》,超半数35岁以下年轻人表示有意愿购买PER。这一趋势反映出年轻群体比以往更早意识到为退休进行规划的必要性。
不过目前,50至64岁人群仍是PER的实际购买主力,其中19%的人已持有此类账户;而在高收入家庭(人均月净收入超过2500欧元)中,这一比例更高达27%。
自PER推出以来,市场供给显著扩大。2019年底上市时,个人PER产品不到20种,如今已增长至80至90种。这种多样化反映出金融机构对该产品的高度重视。PER已成为银行和保险机构吸引客户的重要工具。目前,大多数大型银行、互助保险机构以及保险公司均已推出个人PER产品。
详解法国退休储蓄计划PER
根据法国RMC新闻台报道,PER的运作模式与人寿保险类似:储户可将部分资金投入保证本金安全的欧元基金,另一部分则可配置于风险较高但潜在收益更大的投资型账户。
投资组合的具体风险水平取决于储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及年龄。通常,年轻投资者愿意承担更高风险,因为他们拥有更长的投资周期来应对市场波动。不过,风险与收益往往成正比。PER的整体收益表现接近人寿保险,但由于部分资金投向金融市场,其收益波动性较大。
就收益水平而言:中等风险投资者的年均收益率通常在5%至10%之间;而欧元基金的收益率因机构而异,平均水平约为3%。
不同银行、保险公司及互助机构收取的管理费用存在差异。由于管理费直接影响净收益,仔细比较各机构报价显得尤为重要。
主要优势:税收优惠
PER最大优势之一在于其税收减免机制。在法定限额内,个人向PER账户缴存的金额可从应税收入中扣除。具体标准为最高不超过应税收入的10%,或不超过4637欧元(2025年标准),以两者中较高者为准。
资金解锁注意事项
作为一种专为退休规划设计的长期投资工具,存入PER的资金原则上须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方可提取。不过,在特定特殊情况下允许提前解锁,主要包括如伤残、配偶去世或长期失业等重大生活变故或购买主要自住房产。
当达到退休年龄时,可选择一次性提取全部累积本金或将其转换为终身年金按月领取。德瓦加内对此说明:“年金的实际领取金额,取决于账户累计本金及当时的预期寿命计算得出。”
年金可作为退休收入的有效补充,但需注意其支付随投保人去世而终止——未领取完的本金不会转交给继承人。因此,在“年金”与“一次性领取”之间的决策需格外谨慎。
若在缴费阶段享受过所得税抵扣,未来领取的年金将视同退休金,需全额纳入个人所得税计税范围,并需缴纳社会分摊金,且这一部分金额不享受10%的养老金减免。
若选择一次性提取本金,则缴税方式如下:本金部分按适用个人所得税率征税,但免缴社会分摊金;收益部分按30%单一税率(PFU)征收,其中包括12.8%的所得税及17.2%的社会分摊金。银行在向用户解锁资金前,自动扣除这30%的税款。
总体而言,PER作为一种回报相对稳健的长期投资工具,更适合储蓄能力较强、且无需在短期内动用该笔资金的人群。
(编辑:法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24300个家庭缴纳“差额贡献税”
24300个家庭缴纳“差额贡献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