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夏洛特编译】综合法媒TF1及Radio Sud报道,法国正经历二战后漫长的生活水平平台期。前劳工部长办公室主任、Quintet咨询公司总裁安托万·富歇(Antoine Foucher)日前表示,法国人的购买力在过去十五年来一直“原地踏步”,以至于产生“越工作越穷”的感觉。他并分析了造成这一“历史性停滞”的原因。
购买力年均仅增1%
曾任(菲利普政府)劳工部长佩尼戈(Muriel Pénicaud)办公室主任的富歇,日前做客LCI节目时称,“法国人并未变穷,但生活水平也未提高。”
“一直以来,每一代人都能通过工作过得比上一代更好,唯独这一代不是。”他引用国家统计局Insee的数据指出,过去十五年,在职群体的购买力年均只增长1%,几近停滞。
“这一代并没有过得更差,但也是自1945年以来第一次,没有过得更好。”“自1945年以来头一回,工作不再能改善生活水平。”他总结说。
“工作不再值钱”
富歇强调,“自1950年以来,资本与劳动之间的价值分配并未变化:劳动者拿三分之二,股东拿三分之一。”如果说“工作不再值钱”,并不是企业减少了分配,而是缴费与税收占比升高所致。
他进一步解释,“税费楔子”——即毛薪与净薪之间的差距正不断扩大:“50年前,每挣100欧元可留69欧元在口袋里,30年前还能留60欧元;而如今,只剩54欧元。”劳动的“回报感”被逐渐削弱。
而这反映出在职者负担的社会支出越来越沉重。更令人担忧的是,法国公共支出占GDP比重超过58%,而经合组织(OECD)平均水平为50%。
竞争力滑坡
其次,富歇指出,工资增长动能缺失,也是法国经历“欧洲最严重的去工业化”、全社会技能水平下滑的后果。
“我们已经变成一个中等能力水平的民族,”富歇直言,这是源于对教育长期性投入不足。
“半个世纪前,法国儿童在能力测试中仍名列前茅;当时教育与养老金各占GDP约7%。如今教育依旧约7%,但学生规模已经扩大了三倍,而养老金开支已升至约14%。”
在OECD的成人技能国际评估(PIAAC)中,法国在职人口的技能水平仅列第25名。也就是说,“全世界有20到24个国家的劳动者,平均技能都比我们高。”
“当你在儿童教育上投入不足,同时又没有在成人培训方面进行特别的投资,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富歇总结道,而“工资水平与技能水平在全球范围存在直接关联”。
富歇还指出,按照目前法国“再工业化”的缓慢进展,“恐怕要等到2064年才能回到若斯潘时代的水平”。
他警告,法国正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不公感加剧、阶层下滑恐慌、预防性储蓄攀升以及工作积极性消退。
在他看来,破解之道在于双重改革:显著提高劳动报酬,同时对超过50万欧元的巨额遗产增税(不影响普通家庭传承)。“必须大幅提高劳动报酬,才可能让延长工作时间变得可接受”,否则,“我们将在与其他国家的对比中继续相对变穷”。
(编辑:法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非欧盟公民长居法国将须缴纳最低医保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