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周周编译】就在11·13巴黎系列恐袭事件即将迎来十周年之际,《星期天论坛报》于11月9日周日发布了一项由民调机构Ipsos-BVA与工程师学院Cesi共同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恐袭发生十年后,73%的法国人对恐怖主义依然感到焦虑。
据《论坛报》与BFMTV新闻台,73%的受访者对恐怖主义“感到担忧”。从党派支持者角度看,这种担忧在各个阵营中都占多数:其中极右“国民联盟”选民中有88%表示担忧,“共和党”选民为77%,社会党选民为68%,“中间阵营”选民为67%,极左“不屈的法兰西”选民为55%。
2015年的恐袭事件在三分之二法国人心中留下深刻烙印。75%的受访法国人表示自己“受到很大影响”。民调机构Ipsos-BVA负责人坦蒂里耶认为:“巴塔克兰剧院恐袭事件的冲击在公众心中依然强烈,而2015年对法国来说是充满创伤的一年。”
11月8日,民众自发在巴黎共和国广场纪念11·13巴黎系列恐袭事件遇难者。今年11月13日将迎来这起自二战以来巴黎遭遇的最大恐袭事件十周年。法新社图
今年已挫败6起恐袭计划
法国国家反恐检察官克里斯滕(Olivier Christen)指出,法国境内面临的恐袭威胁正“日益增加”。
他表示:“目前,对法国反恐检察院来说,恐袭威胁是最主要的威胁,占目前国家反恐检察院跟进的540起案件中的86%。其中包括146项初步调查和394项司法调查,这些案件中共有364人被起诉,其中150人处于审前羁押状态。”
他介绍道:“2025年,法国境内共发生4起袭击事件。除发生在普热-叙尔-阿让斯(Puget-sur-Argens)的袭击与极右翼有关外,另外3起都涉及‘圣战主义’,其中2起都造成死亡事件。无论从规模还是袭击准备程度来看,恐袭威胁仍然是最主要的威胁。2025年,法国境内还有6起恐怖袭击被挫败。因此总体趋势是威胁在上升。我们注意到,过去三年来启动的调查数量有所增加;另一方面,恐袭策划的完成度和准备阶段的深入程度,相比几年前也都显著提升。”
“内生型”和低龄化
关于恐袭威胁,克里斯滕认为,“我们经历了从所谓‘外来输入型威胁’(即境外恐怖组织具备向欧洲或法国本土派遣小队的能力),到一度出现的‘遥控型威胁’(恐怖组织利用可能与其有关联、身处本土的人实施行动),再到如今的‘内生型威胁’的演变。‘内生型恐袭威胁’的特点是袭击者生活在法国境内,从未离开过法国,也未必与恐怖组织有直接联系。
此外,克里斯滕强调,过去四五年间,恐袭参与者呈低龄化趋势,越来越多的20岁以下年轻人参与其中。自2023年以来,这一趋势显著加剧,如今有大量未成年人涉案。同类现象在欧盟其他国家、英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均有出现,其背后的成因目前仍难以完全解释。
克里斯滕表示,目前共有42名未成年人被起诉,其中以男孩为主,许多是处于孤立状态的个体,常见于学业不顺或与学校关系疏离的情况。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并在社交平台上花费大量时间。TikTok或Telegram等平台的算法会在他们搜索极端暴力相关内容时,迅速将其引导至“圣战主义”内容,使他们相信自身痛苦源于社会,并将”攻击社会”视为解决方案。恐怖组织鼓吹的理念是在任何地点、以任何手段直接采取行动,无需主动与组织建立联系。
激进政治团体影响
克里斯滕认为,法国除了恐袭威胁,激进政治团体的暴力威胁也大幅上升,尤其是与‘激进极右翼’相关的威胁。这类“激进极右翼”的暴力威胁呈现多态性:既包括高度政治化运动,也涉及如“非自愿单身”群体、激进大男子主义者等,他们的部分理念与极右翼相通,例如至上主义理论或反犹主义等。
此外,第三个威胁层面来自外国国家——这类威胁过去约二十年间几乎已在法国绝迹,但如今再次出现。一些外国势力正通过代理人对法国境内人员实施或策划暴力行动,用以打击其政治对手,或有时以此向法国或其他国家的外交政策施压。
(编辑:法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法部长:如今的希音已完全不同 希音线上平台避免暂时停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