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华人网消息:随着科技产品日益普及,充电宝已成为人们出行时不可或缺的装备。无论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还是其他电子设备续航,它们都在关键时刻提供电力支持。然而,由于其内部使用的是锂电池,倘若使用不当、长期暴露于极端温度,或者存在制造缺陷,可能会引发电池过热,严重时甚至导致起火或爆炸事故。

最新的一起事故发生在2025年3月20日,香港航空一架航班因乘客携带的充电宝发生故障起火,被迫紧急降落。这并非孤例。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数据显示,自2006年3月至今,美国商业航班已发生519起与锂电池相关的过热或起火事件,主要由充电宝和电子烟引起。
正因如此,自2025年4月1日起,多家亚洲航空公司开始对充电宝的携带和使用施加更严格的安全规定:
- 新加坡航空与其旗下的廉航Scoot酷航:乘客可随身携带功率不超过100Wh的充电宝,无需事先申报;若功率在100Wh至160Wh之间,需经航空公司批准方可登机,但即使获准,也禁止在飞行途中使用或为其充电。
- 马来西亚航空:禁止将充电宝放置在头顶行李舱,仅允许放于座位下的手提包或前方座椅口袋中。如为无线充电型号,还必须使用保护套,以防意外启动。
- 国泰航空与香港航空:将自4月7日起执行与新加坡航空类似的规则。
- 台湾地区航空公司(包括长荣航空、中华航空与立荣航空):全面禁止在飞行途中使用充电宝。
- 韩国航空公司自2024年3月起实施类似措施:禁止将充电宝和电子烟置于头顶行李舱中,但可随身携带放入口袋或前方座椅下方。韩国交通部还补充,建议将充电宝的接口用胶带封住,或放入保护套或塑料密封袋中,以防与金属物体接触造成短路。
目前,欧洲各大航空公司尚未实施类似新规。乘客依然可以在随身行李中携带充电宝登机(禁止托运),但仍建议在行前查阅各家航空公司最新的安全要求。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