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好于预期
尽管亚洲处于全球贸易政策调整的中心,但其仍将是全球增长的最重要引擎,今明两年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约为60%。
根据基金组织的预测,亚太地区明年经济增速预计将从今年的4.5%放缓至4.1%,但整体仍较此前预期更为稳健。通胀有望保持温和水平。中国增长预计将从4.8%放缓至4.2%,日本则从1.1%降至0.6%。印度虽然今年仍将以6.6%的速度扩张,明年也将降至6.2%。韩国有望实现1.8%的增长,而东盟经济体预计连续第二年保持4.3%的扩张。
文章指出,亚洲经济的韧性在很大程度建立在以下几方面:出口商在关税生效前加速出货、区域内部供应链重组、人工智能带动的技术出口周期,以及多国采取的货币宽松与定向财政支持政策。美元贬值、股市上涨与债券收益率走低等金融因素也为增长提供了助力。
经济前景面临若干风险
然而,文章警示称,短期韧性背后也潜藏风险:关税可能再次升级,原产地规则趋严可能限制转运,供应链仍有可能受到扰动,全球金融环境若收紧将对亚洲构成重大挑战。
此外,一些国家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生产率放缓、国内需求疲弱、社会压力上升等结构性制约。
经济增长再平衡
为此,基金组织建议各国政策应在近期重点吸收冲击、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并为脆弱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多数亚洲经济体因物价水平尚低,可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利用汇率弹性吸收外部冲击。与此同时,应推广横向改革、改善营商环境、强化社会安全网,以促进私人消费和释放资本潜力。中期来看,财政修复、资本效率重塑及产业结构优化也被视为关键。
文章还强调,资本应更多流向效率高、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领域,而不仅局限于保守领域。同时,深化区域一体化也是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策略。通过降低非关税壁垒、扩大服务业与数字贸易的自由化、放宽对外资的限制,可以吸引更多投资、促进贸易多样化,并为正在重组的供应链提供支持。
总之,基金组织认为,亚洲经济虽在变局中展现出韧性,但面对的挑战正愈发复杂而严峻。未来数年,唯有深化内需驱动、强化区域合作、推进结构改革,才能支撑亚洲经济持久、包容且具有韧性的增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塞维利亚债务论坛启动, 推动建立更公平的全球融资体系
塞维利亚债务论坛启动, 推动建立更公平的全球融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