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华人网消息:近日,意大利中部特尔尼监狱启用了全国首间“亲密探监室”,引发社会各界激烈讨论。
根据新规,囚犯每月可申请一次“亲密探视”机会,每次限定两小时。房间内设有双人床、独立卫浴、隔音良好,同时要求探视对象提供结婚证或同居证明,并严禁反锁房门,以便狱警在紧急情况下介入。
这一新政由意大利宪法法院推动实施,法院在今年年初裁定:“禁止囚犯享有私人情感权利,涉嫌违宪。”作为回应,特尔尼监狱率先试点,首批开放名额迅速被申请一空,狱警调侃:“预约场次比演唱会门票还难抢。”
01. 人道还是纵容?舆论两极化
新政策一出,社交平台上迅速炸锅。 有人支持:“尊重基本人权,有助于稳定情绪。”
也有人怒斥:“坐牢还享受?干脆住酒店好了。” 在采访中,一位女性家属坦言:“我丈夫服刑两年,家中三个孩子几乎记不得他长什么样。如今每月能真正‘团聚’一次,比隔着玻璃打电话强太多。” 但也有居民质疑:“杀人犯还能抱着老婆睡觉,受害者家属的感受谁来管?”
02. “性探监”的欧洲实践经验
其实,意大利并非首个尝试“亲密探监”的国家。法国、德国、荷兰等多国早已实行类似制度。研究显示,适度的亲密关系不仅能提升囚犯心理健康,还能有效降低重犯率。 荷兰的一项数据指出,实行亲密探视后,重犯率平均下降了约20%。
03. 安全与规范并重
为应对舆论担忧,监狱方面出台了一系列补充措施:
- 探视对象必须提供合法婚姻或同居证明
- 探视结束后,房间全面消毒,床单一客一换
- 全程监控门外动态,防止非法传递物品或信息
尽管如此,反对声音依旧强烈。部分议员公开反对此举,认为监狱“人性化过头”,有失惩戒初衷。
04. 刑罚的意义,应重新审视?
这场风波引发了更深层次的社会反思:
我们该如何对待囚犯?应只以惩罚为主,还是在限制自由的同时,给予他们一点情感和希望? 在人道与安全、惩戒与矫正之间,意大利社会正经历一场价值观的拉锯。
你怎么看?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看法。
如果你觉得这篇内容有启发,不妨点击右上角“关注”,获取更多社会热点观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