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个人隐私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智能手机本应是个人信息的存储库,但随着间谍软件(Spyware)的滥用,它们正悄然成为全天候监控工具。近日,以色列初创公司Paragon Solutions开发的Graphite间谍软件被曝出用于监听记者和社会活动人士,包括Ong Mediterranea Saving Humans组织创始人Luca Casarini,相关窃听操作通过WhatsApp进行。此消息最早由英国《卫报》披露,并引发广泛关注。尽管意大利政府在议会质询中拒绝回应,反对党仍指责总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借助国家机密法掩盖真相,而政府则威胁要对相关指控采取法律行动。

意大利数据保护局(Garante Privacy)已开始介入调查,并警告任何未经法律允许使用Graphite或类似软件的行为都将面临最高2000万欧元或企业年度总收入4%的罚款。然而,在国家安全、犯罪预防和执法调查等特定情况下,法律允许特定形式的通信拦截。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非法监听问题,更凸显了数字监控技术缺乏监管的风险。Meridian Group(一家专注于网络情报的国际公司)总经理Pietro Di Maria指出,Graphite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尚有更多类似技术在暗中运行,未被发现。
Graphite的运行模式令人警惕。它可以在用户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感染设备,实施所谓的“零点击(Zero-Click)攻击”,即用户无需点击任何链接或文件,攻击者仅通过一条短信、一个电话,甚至是一个PDF文件,就能成功入侵手机。一旦感染,Graphite便能完全控制设备,获取通话记录、短信、通讯录、文件甚至即时通讯软件(如WhatsApp、Telegram和Signal)中的聊天内容。这类软件的危险之处在于,它不仅针对记者、政治人物和社会活动家,普通用户同样可能成为受害者。换句话说,每个人的智能手机都可能是一个“随时待命的窃听器”。
值得注意的是,Graphite并非唯一的间谍软件。近年来,间谍软件市场呈爆炸式增长,不少国家级机构和私人公司均涉足该领域。美国网络安全公司Fortinet警告称,黑客组织正利用这些工具窃取和出售数据,目标涵盖浏览记录、信用卡信息、银行账户、登录凭据等,这些数据一旦泄露,用户的身份、财产安全都将受到严重威胁。此外,近年来意大利本土开发的间谍软件Spyrtacus也引发关注。根据TechCrunch的报道,该软件由Sio公司及其子公司Asigint开发,并已被用于司法机关和政府机构的信息收集。Spyrtacus具备极强的渗透能力,可获取智能手机上的几乎所有数据,包括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的消息、通话记录及环境音录制。Di Maria指出,这种软件的影响范围正逐步扩大,不仅限于意大利,更可能波及整个欧洲。
间谍软件的泛滥与监管缺失密不可分。尽管各国数据保护机构已提出警告,且相关公司面临巨额罚款,但在全球范围内,间谍软件仍然处于法律监管的灰色地带。更严峻的问题是,即便监管趋严,网络攻击手段也在不断升级。“零日漏洞(Zero-Day Exploit)”即是典型案例,它指的是黑客利用未公开的系统漏洞发起攻击,导致开发者几乎没有时间修复。Netflix近期推出的网络安全惊悚剧《Zero Day》正是基于这一概念。
面对这些隐私威胁,普通用户如何自我保护?首先,避免点击未知链接或下载可疑文件,即便是看似安全的PDF也可能暗藏木马。其次,定期更新手机系统和安全补丁,以减少漏洞风险。此外,使用双因素认证(2FA)、定期更改密码,并避免在公共WiFi环境下进行敏感操作。更高级的防护手段包括使用隐私保护更强的通讯工具,如Signal,以及在必要情况下使用物理开关关闭摄像头和麦克风。
当手机成为“间谍”,隐私危机已不再是遥远的威胁。在数字世界中,唯一的“零风险”选择,是让自己比黑客更警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