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鲁班工坊实训教室,教师指导学生操作设备。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摄
喇杰廉(右)为一名巴基斯坦民众进行中医诊疗。受访者供图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自去年7月接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以来,中方践行“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的口号,成功举办100多项内容丰富的活动,上合“中国年”硕果累累。在这股合作热潮中,生活在上合成员国的华侨华人表现活跃。他们或是助力经贸往来,或是推动人文交流,在各个领域积极行动,收获满满。
随着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临近,多位受访侨胞表示,期待本届峰会进一步凝聚“上合大家庭”的共识,释放更多惠及成员国的政策利好,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带来新机遇、注入新活力。
上合“中国年”,侨胞乐参与
与江苏省常州市解放路小学签署合作协议,开展“中国经典诵读课”等课程,推动中俄青少年文化互动;组织“中俄诗歌朗诵比赛”“校园开放日”等活动,邀请俄罗斯学生和家长体验书法、象棋等中国传统文化……近期,俄罗斯中国国际学校校长吴昊的工作日程,被一场场中俄文化教育交流活动排满。
“上合‘中国年’遇上中俄文化年,两国人文交流氛围格外浓厚。”吴昊表示,他最关注上合框架下的人文交流与教育合作。除青少年交流外,俄罗斯中国国际学校还与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携手,在俄罗斯设立“中国淮扬菜培训中心”,探索中俄职业教育合作新路径。同时,作为俄罗斯华侨华人青年联合会会长,他还参与承办中国侨联“亲情中华·中医暖侨”义诊活动,邀请国内中医专家赴莫斯科为侨胞诊疗,向当地民众展示中医文化。
吉尔吉斯斯坦将于2025年至2026年接棒中方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今年2月,两国元首会晤并签署联合声明,就加强在上合组织框架内的相互支持与合作达成重要共识。这让中吉经贸合作促进会会长李全军备受鼓舞。
“‘上合大家庭’的紧密团结,为中吉合作带来更多机遇,也让华侨华人有了更大舞台。”李全军介绍,身处两国合作热潮之中,他也在全力推进一些重点合作项目,包括将中国一款针对肿瘤患者的先进质子治疗设备引入吉尔吉斯斯坦;推进他创作的小说《爱在比什凯克》转化为影视剧,该项目此前已在中国—中亚峰会上作为中吉重点项目签约;参与筹办明年的中吉电影节,为两国影视创作者搭建交流平台等。
哈萨克斯坦陕西商会会长、陕哈集团董事长何诚则关注上合框架下的地方合作。“家乡陕西与多个上合成员国的州建立友好省州关系,不少陕西城市还与相关国家的区结为友好市区。这种‘地方结对’模式,能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优势,让合作更精准、接地气。”他介绍,当前,陕哈集团正与哈方企业合作,涉及农业饲料、农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等领域,力求促进两国资源互补,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农产品。
见证合作成果,期待更多利好
“我为中巴经济走廊上的建设者们提供医疗服务。”谈及自己的工作,巴基斯坦华侨华人协会会长喇杰廉十分自豪。自1991年赴巴后,他长期从事中医诊疗工作,还在伊斯兰堡创办一家“中国针灸中心”。目前,他的团队已与多家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中资企业签约,服务涵盖员工日常诊治、协助企业与当地医院建立合作及开通就医应急通道、为驻企医生输送标注中文标签的当地药品并协助开展常见病治疗等。
扎根巴基斯坦30余年,喇杰廉亲眼见证了中巴合作带来的巨大变化:“中巴经济走廊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许多人以进入中企工作为荣;中方承建多座大型发电站,缓解了巴电力短缺问题;太阳能光伏板、电动自行车等‘中国制造’,凭借高性价比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中巴员工相处融洽、互帮互助……”他期待天津峰会“释放更多利好,推动地区安全稳定、合作发展、人文相亲”。
上合组织是“一带一路”与各国及地区合作倡议对接的重要平台,多位侨胞深有体会。塔吉克斯坦华人华侨联合会秘书长韩东起曾深度参与当地“鲁班工坊”建设。他观察到一个细节:“现在,越来越多塔吉克斯坦民众会主动谈论上合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这些曾经的‘陌生词汇’,如今成了耳熟能详的‘高频词’。”在他看来,上合框架下的合作不是“遥不可及的蓝图”,而是实实在在的改变,比如就业机会的增多、收入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完善、政府办事效率提升及思维更趋国际化等。
李全军也有同样的感受。当前,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正在共同提升现有的吐尔尕特口岸、伊尔克施塔姆口岸及新建别迭里口岸的通关能力。此外,中吉乌铁路、伊塞克湖1000兆太阳能瓦光伏发电厂等一批由中企承建的项目,涵盖基础设施、新能源开发、农业、环境保护、矿产开发等领域,为当地发展注入更多动能。“吉各界高度认可中国在维护地区安全、促进共同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当地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持续上升。”李全军期待,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推动中吉尽快落实免签政策,进一步便利人员往来,促进物流畅通及跨境贸易的增长,也希望成员国继续加强司法合作,保护海外中国公民及中资企业的利益。
发挥“侨”优势,搭建合作桥
随着天津峰会的到来,中方主席国工作将迎来最高潮。这是中国第五次主办上合组织峰会,也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中方将宣布支持上合组织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合作的新举措新行动。展望未来,多位受访侨胞表示“信心十足、干劲满满”。
“天津峰会期间,俄罗斯中国国际学校将举办‘中俄青少年艺术展’等活动,还计划将上合国家的历史、语言课程纳入学校选修课,培养更多新一代‘上合使者’。”吴昊表示,“当前俄罗斯社会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的接纳度和兴趣持续提升。俄罗斯朋友经常向我咨询上合组织在旅游签证便利化、留学生政策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许多年轻人开始主动学中文。希望以天津峰会为契机,中俄在‘人工智能+教育’合作领域取得新突破,通过共建数字教育平台等方式拓宽人才联合培养渠道,为中俄友好与上合组织发展注入更多青春力量。”
“华侨华人是‘民间大使’,也是‘流动的中国名片’。”李全军介绍,他所在的商会在吉创办“春苗慈善”公益组织,迄今已帮扶4000多名当地民众。“未来,我们将紧抓天津峰会带来的新机遇,参与上合框架下各领域合作,继续为促进中吉民心相通贡献侨力量”。
在何诚看来,扩员后的上合组织影响力与感召力不断提升,也汇聚起更多发展资源。“天津峰会是一个新起点,成员国有望进一步实现产供链协同发展。”他表示,尤其期待峰会在智能交通领域推出更多利好政策,为区域互联互通、跨境贸易及产业合作提供强大支撑。
最近,韩东起从塔吉克斯坦奔赴哈萨克斯坦推进合作项目落地。他表示,上合合作为成员国双多边合作开辟更大空间。华侨华人熟悉当地法规及营商政策,能为前来投资的中国企业“打前站、做后盾”。
上合框架下传统医学合作方兴未艾,喇杰廉也有新规划。“去年,我们与巴基斯坦卫生部直属院校共同举办针灸学习班,在当地政府及民众中产生了良好反响,极大增强了我在巴推广中医文化的信心。”他表示,“期待巴卫生部门尽快设立中医注册及监管部门。我将继续推动中医文化在巴传播,助力两国传统医学合作。”(本报记者 李嘉宝)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8月27日 第 06 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